聆听大师经典 北京国际音乐节重返浪漫之巅

  2015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迎来了她的第十八个年头,18岁是个人生命当中的重要节点,是成熟、理性、自信的标志,而新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将以更加严谨、更加专业的面貌示人,呈现更多高品质的演出。

  8月3日,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主题内容、节目安排及演出阵容。与往年相比,本届音乐节的日程安排更为紧凑:10月8日开幕,10月24日闭幕,在17天的时间内将举行18场的演出,涵盖了歌剧演出2场、交响乐演出9场,钢琴独奏会1场,并将在三里屯系列音乐会中推出4场风格迥异的演出,且一如既往地推出儿童音乐会、都市系列音乐会、中国作品音乐会、大师班、导赏、音乐沙龙等公益教育活动。

  与过去几年音乐节纪念瓦格纳、施特劳斯、威尔第等作曲家不同,今年北京国际音乐节以“乐享浪漫”为主题,将目光对准欧洲音乐历史上最为丰硕的艺术宝库,回望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主义巅峰之上的绮丽景观。这也是继2010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从巴洛克到新当代音乐”主题后,再度以一个特定音乐历史时期和风格流派作为音乐节主题进行呈现。

  乐享浪漫

  重返浪漫主义音乐之巅

  检阅欧洲古典音乐发展历史,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无疑是一座雄伟的巅峰、璀璨的宫殿,它集人类艺术思想之大成,是社会文明的多元写照,又是感官与精神和谐交融的典范。而在此其中,以德奥浪漫主义乐派为代表的交响乐、歌剧风靡全球,久演不衰,至今仍是古典音乐舞台上的中流砥柱。

  历史上,北京国际音乐节曾对马勒、瓦格纳、威尔第、理查.施特劳斯等多位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作曲家予以致敬。而此次,我们将透过全方位的视角,以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赫等伟大作曲家为注脚,重新审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非凡魅力,并通过西贝柳斯、勋伯格等巨匠将视野扩展至20世纪初晚期浪

  漫主义的落幕时刻。

  这其中,音乐节将主打以“浪漫双雄:勃拉姆斯VS瓦格纳”为主轴的节目板块,分别在交响乐和歌剧板块同时推出重磅之作――

  由4首交响曲以及4首协奏曲组成的“勃拉姆斯4+4计划”,这在国内演出舞台史无前例。同时,继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2005年)、《唐豪瑟》(2008年)、《帕西法尔》(2013年)三部歌剧里程碑式的中国首演后,2015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再度发力,将这位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大师的超凡力作《纽伦堡的名歌手》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搬上中国歌剧舞台,前者是首次在国内范围首演,而后者则将以情景舞台制作形式第一次与中国大陆观众见面。此外,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晚期浪漫主义大型合唱作品《古雷之歌》也将首度亮相北京音乐舞台。

  与此同时,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依然延续高品质的演出阵容,名团云集,名家荟萃,包括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马勒室内乐团,指挥家古斯塔夫??库恩、艾萨-佩卡??萨洛宁、朱卡-佩卡??萨拉斯特,钢琴家格哈德??欧匹兹、朱晓玫,小提琴家郑京和、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等将悉数登场,共同奏响本届音乐节响蔚为壮观的浪漫主义之声。

  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进驻北京

  双重首演再造瓦格纳歌剧盛事

  自北京国际音乐节1998年创办以来,始终倾力于歌剧艺术在中国的传播,首演了不计其数的西方经典歌剧剧目,屡次为国内歌剧舞台填补空白。而这其中最令广大乐迷和业内人士称道的,无疑是音乐节在瓦格纳歌剧领域留下的斐然成就,而这一耀眼光芒在今年将再度绽放。

  10月9日、11日,由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原班人马演绎的瓦格纳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将在音乐节震撼亮相。值得一提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的全剧音乐将是首次在国内歌剧舞台响起;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则是第一次以情景舞台制作形式在国内呈现(注: 2007年中国爱乐乐团曾以音乐会形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演出)。

  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纽伦堡的名歌手》分别于1865年和1868年在慕尼黑首演,是瓦格纳艺术生涯中晚期的代表作,虽然演出年份相近,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有着强烈的反差――《纽伦堡的名歌手》集中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音乐语言偏向于传统的回归,其中合唱部分气势恢宏,尤为引人

  入胜。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则是瓦格纳最具革命性的“音乐戏剧”,以大胆新颖的音乐语言著称,被视作当时最具颠覆性的前卫之作。

  当今欧洲乐坛极富盛名的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将以原班人马来京演绎两部歌剧,除了原版舞美制作外,包括蒂罗尔音乐节管弦乐团、合唱团,和驻节歌唱家在内的数百位音乐家将悉数造访中国,并在享誉欧洲歌剧界的传奇指挥大师古斯塔夫?? 库恩统领下,掀起全新的瓦格纳歌剧狂潮。这也是这位“鬼才大师”继2013年亮相歌剧《帕西法尔》后再度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进行合作。

  据介绍,蒂罗尔音乐节创办于1997年,以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对青年艺术家的支持和对年轻受众群体的关注而令国际乐坛耳目一新。多年来,音乐节在音乐总监古斯塔夫??库恩的带领下,被打造为当今欧洲最具活力和特色的瓦格纳歌剧舞台,与代表瓦格纳家族传统的德国拜罗伊特歌剧节形成鼎立之势。

  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助阵

  音乐节打造“勃拉姆斯4+4计划”

  与瓦格纳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革命者” 地位相呼应,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则是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捍卫者,两者对垒和碰撞是音乐史中一段难忘的篇章,“浪漫双雄:勃拉姆斯VS瓦格纳”也是本届音乐节节目内容的重要线索。而与瓦格纳的两部歌剧大戏遥相呼应,本届音乐节在交响乐领域同样将献上以勃拉姆斯为核心的重量级节目内容。

  10月15日至18日,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将在中山音乐堂为观众献上4场勃拉姆作品系列专场乐会,以纯正的德国音乐风范诠释作曲家以毕生精力创作完成全部4首交响曲,和包括两首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在内的4部协奏曲作品,为国内音乐舞台缔造罕见的壮观盛景。届时,乐团将在芬兰指挥大师朱卡-佩卡??萨拉斯特亲率之下,与德意志键弦双英――钢琴家格哈德??欧匹兹、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大提琴家王健、小提琴家徐惟聆共同铸造此次规模空前的“勃拉姆斯4+4计划”。

  本次演出为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首次参访北京国际音乐节,作为德国广播乐团系统中的佼佼者,经由卡拉扬、埃里希??克莱伯、奥托??克伦姆佩勒、卡尔??伯姆、乔治??索尔蒂等划时代大师点石成金,并在多纳伊、伯尔蒂尼、比契科夫等多位指挥才俊的精心呵护下,成为与巴伐利亚、柏林、汉堡、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等并驾齐驱的“德国六大广播交响乐团”.。从2012-2013演出季开始,萨拉斯特与乐团以现场音乐会的形式录制了勃拉姆斯全套交响曲,并已先期出版了其中的第一、第三号交响曲。而此次造访北京国际音乐节,乐团将向中国观众展现这一最新的艺术成果。

  首演、新作刷新历史纪录

  BMF再塑东西音乐对话舞台

  除歌剧、交响乐的两大传统节目板块外,历来关注东西方音乐文化碰撞的音乐节今年将再次深化这一主题,策划了多场以东西合璧、中外对话为主题的音乐会。其中既有中国作曲家郭文景、陈其钢、刘索拉、黄若等的新作,也包括林德伯格、萨洛宁等当代国际知名作曲家作品在国内首次亮相。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音乐节上将有超过20部作品实现中国首演或世界首演,其数量将创下历年音乐节之最。

  首先在10月8日的开幕式音乐会中,音乐节艺术总监、指挥家余隆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带来作曲家陈其钢的新作《京剧瞬间》,以及由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独家委约作曲家邹野《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的世界首演。10月10日,在马勒室内乐团芬兰作曲家专场音乐会中,两位芬兰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艾萨-佩卡??萨洛宁和林德伯格的《独奏大提琴与室内乐团狂想曲》和《小提琴协奏曲》将首次在中国舞台亮相。

  10月14日杭州爱乐乐团将再次参演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指挥家杨洋执棒下带来中国作曲家新作品专场,为观众呈现刘


来源:购票通 阅读量:4884

微信服务号

×
点击更换
未注册过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购票通账号,且代表您已同意《购票通用户协议和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