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语魔方二》海报 |
![]() |
《东海人鱼》海报 |
“妈妈,什么是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什么意思?怎么样才能另辟蹊径?”
“爸爸,人鱼姑娘什么样子?勇敢的人什么样子?”
……
当孩子忽闪着好奇的眼睛,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该怎么回答?这些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新的活力,要通过简单生动的形式让孩子意会并不是一件难事。当成语典故遇上戏剧舞台,当民间故事遇上多元的表现形式,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这个国庆假期为您和孩子准备了一个答案,精彩缤纷的儿童剧不仅诠释经典,更传承文化。
国庆7天长假,在中国儿童剧场和假日经典小剧场,中国儿艺为小观众们分别准备了两部最新原创儿童剧――大型儿童剧《东海人鱼》和“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二》。《东海人鱼》于7月作为第五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式剧目首次推出,受到大小观众及专家、媒体的一致好评,9月参演“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又再次引爆观剧热潮。《成语魔方二》剧中创新演绎《刻舟求剑》、《另辟蹊径》、《掩耳盗铃》三个成语故事,十一首演将会在幽默中传递中华智慧,带领小朋友轻松学成语。
在观看精彩演出的同时,每个走进中国儿艺的小朋友均有机会参加“成语还能这样学”等儿童戏剧活动,多方面感受儿童戏剧的魅力。此外,十一期间,除北京驻场两个剧目演出15场,中国儿艺益智趣味儿童剧《小吉普??变变变》、《小卡车??变变变》还将赴廊坊演出7场,与当地的小朋友欢度假期。
《东海人鱼》:嘘,你看那是东海人鱼在遥望家乡……
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有一个美丽而忧愁的人鱼姑娘在遥望远方。《东海人鱼》的开场,仿佛一幅精致的图画,而整部戏剧如同一卷隽永的长轴,在如梦似幻的蓝色背景下缓缓展开。这部继《宝船》之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再次复排的传统大戏,通过人鱼姑娘与金珠子的故事,将诚信、善良、勇敢的主题传达给观众。
34年前,《东海人鱼》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演,金珠子的坚持和勇敢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在这次复排版本中,老中青演员齐上阵,导演钟浩是81版中男主人公金珠子的扮演者;而曾经的人鱼姑娘薛白,在此版本中扮演外婆。岁月如歌,老演员们用时光的沉淀和自己成熟稳健的表演重新诠释了熟悉的角色,他们与中国儿艺新生代青年演员合作,向观众传达出经典的意义和价值。
实力雄厚的主创团队,精心酝酿的情节编排和蓄势待发的致敬精神,复排的《东海人鱼》让上世纪的经典作品历经时间沉淀越发醇香。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得经典戏剧在复排后以崭新的面貌带给现场观众深深的感动和启迪。
《成语魔方二》:瞧,有人在捂着耳朵偷铃铛……
这个国庆假期,您的孩子可能比其他孩子多认识三个成语,因为《成语魔方二》将于10月1日在中国儿艺假日经典小剧场首演了。无论是愚蠢的《刻舟求剑》、巧妙的《另辟蹊径》,还是滑稽的《掩耳盗铃》,简单的四个字蕴含着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沉潜内秀。
组合式儿童剧《成语魔方二》用妙趣横生的创意更贴近孩子的审美,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刻舟求剑》导演杨成认为“选题这四个字本身就是一个场景” ,他们用场景充分地表达成语背后的意涵,试图用充满趣味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我们的祖先所生活的画面。《另辟蹊径》导演吴旭的创作初衷就从孩子出发,希望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与孩子沟通,因为交流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掩耳盗铃》的编剧、导演张颜注重“从故事结果出发”,用幽默、无厘头的表现方式,将一个荒诞的故事演绎得更符合儿童心理。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段典故,要将对孩子来说晦涩难懂的成语变成生动有趣的舞台剧,需要主创团队尽可能地发挥艺术想象力。从剧本的筛选开始,主创们就已经费尽心思,从最初的十七个剧本初稿中选定如今的版本,再反复修改。在最直观的舞台表现方面,在《成语魔方一》的基础上,主创们精简了舞美设计和服装,却简约而不简单地丰富了故事本身的内涵,从整体考虑,让戏剧看起来更加流畅,通过趣味简单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著名舞美设计师冯磊本次的舞美设计更加精简,“看起来会更加流畅” 。他说,这次用许多小细节将情节串联起来,让舞美更简单有趣。形体设计由中国儿艺马兰花艺校青年教师王